基于地方特色传统的中小学校园文化创新——以矿冶文化名城黄石为例

2024-06-05 21:03

李国英, 李珂


【作者机构】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来    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


摘 要 校园文化体现了学校建设的核心,是其在长期实践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黄石矿冶文化源远流长,凝聚了无数先辈的优秀品质,是黄石的特色传统文化。将矿冶文化蕴含的精神和品质融入中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将对推进校园文化的特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以及现阶段各中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以矿冶文化名城黄石为例,探讨基于地方特色传统的中小学校园文化创新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 校园文化;矿冶文化;创新


一、校园文化内涵

校园文化建设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形成文明团结的校风,增强学校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华勒在其1932出版的《教育社会学》提出的,并把它定义为“学校中形成的特别文化”。在我国,“校园文化”的研究主要起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当时社会发展处于改革起始阶段,教育系统建设还不全面,对校园文化的研究未形成体系。近些年来, “校园文化”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1]。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要活动主体、以学校为主要活动空间,以育人为主要活动导向,将学校文化和学生活动融合,以学生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的形式弘扬学校精神文明,它主要包括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内容。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开始越来越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也一改过去单一地关注学生成绩的教育方式,而是开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注重精神层面的成长,因此,作为培育精神文明的校园文化就显得十分重要。从另一种视角上看,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对当地优秀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地区的历史文化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现实基础和历史积淀[2]。学校的文化建设虽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改变,但每所学校所依托的文化根基并不会有太多变化,而这种文化就源于对地区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也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个性所在。

二、现阶段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首先,现代社会多元文化大量涌入,以及部分学校管理者过分地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是目前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障碍。部分学校对塑造学生品行起重大影响的校园文化则嗤之以鼻,有规模有秩序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很少被管理者提到日程安排上来。其次,由于对校园文化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刻,看似紧跟多元文化步伐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开展时往往只停留在物质层面,认为建造别致的校园景观或者举办几场唱歌、跳舞、诗歌朗诵比赛就称得上是对校园文化的构建,这种概念理解的片面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校园文化建设上的阻碍[3]。再次,还有部分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更多的是将其作为一种管理制度而存在,他们把校园文化的建立和实施看作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种标志,用制度化、强制性的手段管理学生,大多以宣传的手段来进行,忽视了文化熏陶和人文教导,忽视了实践的作用,学生的参与性不强,缺乏实践性与感染力,并且活动的形式枯燥,在学生群体之中缺乏新颖性与吸引力[4]。最后,校园文化的传播载体单一也是当前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大多数校园都是以广播或是宣传栏等形式进行校园文化展现,没有体系的传播模式,更无法实现校园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具有一定的狭隘性。

面对诸多的问题,本文认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尤其是创新应立足于地方特色,取材于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才能减少多元文化排挤主流文化、外来文化抵触本土文化的不良影响,而源远流长、乡土气息浓重的地方文化以丰富活泼的形式展现,一定会得到学生的喜欢和传播。下面以矿冶文化名城黄石为例,谈谈如何基于地方特色传统创新中小学校园文化创新建设。

三、构建具有矿冶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的路径

自2010年8月由湖北省政府主办,省文化厅、省旅游局和黄石市政府共同承办的中国·黄石首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成功办举以后,大冶铜绿矿已不仅仅是自然地理中的一个地标性知识,而是开始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在进行传播[5]。因此,在黄石各中小学,就必须要充分利用矿冶文化的优势,将矿冶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创建出既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又能够展现矿冶名城精神的校园文化。

(一)阐释矿冶文化蕴意,设计矿冶文化徽章

矿冶文化作为一种抽象的文化,对中小学生的接受程度而言,最好是将它具象化。首先是设计徽章,徽章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它可以凝练矿冶文化内涵,它的佩戴是校园文化精神的一种彰显。冶炼技术最初是产生于对铜冶炼,古人开采矿石冶炼出金属铜,标志着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所以,我们可以使用金属铜作为徽章的材质,这不仅仅能表明矿冶文化兴起的开端,更能够展现出经过历史洗涤之后所展现出的一种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徽章的设计还可以融入熊熊燃烧的烈火、手持铁锤、以及挥汗如雨的工人等要素。因为,烈火是锤炼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在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只有靠人工才能实现铸型,面对高温的条件下,工人坚持不懈的工作直至成型,这个过程万分艰辛,也正是由于这份坚持不懈的精神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黄石人。中小学学生佩戴这种充分展现矿冶文化内涵的徽章,会激起对矿冶先祖的敬仰和模仿,鞭策自己不断克服困难,锻造出铜铁般的意志。

(二)多元展现矿冶文化,营造矿冶文化氛围

除了设计徽章这一具有象征性的物品外,还有多条展现矿冶文化内涵的路径,比如设计校服、制定标语、树立建筑品等等。校服作为校园文化的外在呈现形式之一,在校服上增添一些铜制的饰品、胸前或背后印上各式各样迷你版的冶炼图,开采的图或是锤炼的图。不仅仅宣扬了矿冶文化,也使学生的校服更加具有特色。其次,设计出一条既合乎教育理念又展现矿业文化精神的校园标语也十分重要,校园标语是校园文化最简洁明了的呈现方式,它能使教师和学生抓住校园文化的灵魂。再次,在黄石博物馆中存在着许多春秋时期用于采矿的文物,如:木绞车轴、铜斧、铁锤等,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色结合相关文物的特征,在校园中矗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既可以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张之洞的铜像,也可以是具有代表性的采矿文物和遗址图形,如:大冶铜绿山,铁山天坑的模型。最后,还可以通过画展呈现出我国古代炼铜技术向炼铁技术发展的演变过程,使矿冶文化在校园中展现得更加生动具体,使学生对有关矿冶文化的传说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三)编撰矿冶文化读本,丰富校园文化教学内容

新课标实行以来,各地区都积极地开发着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就是对地方发展特色的把握。大约在2700年前,铜绿山就有先民开矿冶炼,因“山顶高平,巨石垒峙,骤雨过时,有铜绿如雪花小豆点缀于土石之上”而得名。隋唐时期就在黄石地区“大兴炉冶”,并将冶炼地改名为大冶。北宋苏轼泛舟磁湖时,面对繁荣的冶炼景象,发出“日日热浪扑面,夜夜霞光冲天”的感慨。近现代的黄石更是建成了全国十大特种钢厂之一的大冶特殊钢集团公司、全国六大铜矿之一的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全国十大铁矿之一的大冶铁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当代钢城”[5]。黄石关于钢铁方面的历史已经积淀的十分丰厚,因此,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编写介绍和传播黄石矿石文化的书籍就必不可少。这本书要区别于传统的教科书,注重表述矿冶文化发展的历史,穿插更多的图片与卡通对话,增强学生在阅读时的乐趣,更多地体验矿冶文化的内涵。

(四)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弘扬矿冶文化精神

黄石钢铁名城是荆楚先人筚路蓝缕创业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创业精神的真实写照。正是这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黄石人,不断的拼搏,努力。我们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中同样应该继续弘扬这种创新精神。铸造青铜器并非一人之功,其中需要有制模、翻范、熔铸等多道工序,需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科学的分工和密切的配合。兼蓄并收,团结合作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铭记先人的奉献精神在教育中也十分重要,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要弘扬的思想。作为矿冶文化蕴含的最为重要的创新、合作、奉献这三种精神,教师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相关的教学工具,将这些精神特质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

(五)开展矿冶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校园不仅仅只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场所,还是塑造学生思想品质的摇篮。在学校中学生不仅要学到科学的文化知识,更需要的是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学校应该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如通过矿冶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知识竞赛,既积累了学识,又弘扬了地方文化;其次,还可以开展矿冶文化相关的辩论赛,在筹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素材,并且通过合作整理之后形成自己的观点,不仅可以积累矿冶文化知识,还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开展文艺汇演,表演钢铁冶炼的戏剧,编排赞美钢铁精神的舞蹈,演唱赞颂钢铁工人的歌曲,让矿冶文化围绕在学生课余生活,不仅弘扬了矿冶文化,还陶冶学生的情操。将矿冶文化所传承下来的知识与精神,以现实的活动方式传授给学生,能使学生更好地将其体悟和铭记。

四、结论

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不同地域的教育有着不一样的人文底蕴,中小学校园文化的创新应基于各自的地域特色。江西景德镇以瓷器而闻名,景德镇的不少校园采用了瓷路灯、瓷画坛等形式突出了瓷都的特色。在黄石中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作为是黄石人文的灵魂,矿冶文化理应在黄石校园的文化建设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既彰显黄石——这座矿冶名城的魅力,又使矿冶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发展各得其所相得益彰。

[参 考 文 献]

[1]宋志华.关于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以广东省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为个案[D].华中师范.

[2]袁环.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0.

[3]刘亚欧.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创新教育.

[4]孙淑云.中国古代矿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0,12.

[5]余立国.黄石矿冶文化的精神内涵及其现实启迪[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