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达成与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的创建

2024-09-05 11:28

夏金霹


【作者机构】湖北师范大学离退处

【来    源】《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


〔摘 要〕 本文作者是原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创建者之一,以过来人的身份回顾老院长邵达成在上世纪70年代初,带领一批教职员工艰难创建学校的历史,同时对邵达成的领导艺术和个人品德做了具体描绘。这是一份极为珍贵的文献,对于认识湖北师范大学的发展历程意义重大。

〔关键词〕 邵达成;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创建

五十年春华秋实,五十年沧桑巨变。五十年我们学校从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到黄石师范学院,再到湖北师范学院,最后到湖北师范大学,经历了一个从创建到发展不断前进的过程。在这欢庆建校五十周年大庆的日子里,作为健在的初创者,我感到十分欣慰和光荣。

每当我回眸学校成长历程,剖析早期办学作为的时候,一些曾经活跃在这所学校舞台上的创业者含辛茹苦、鞠躬尽瘁的生动形象和感人事迹顿时跃然纸上,尤其是主要筹建者,首任院长、党委书记邵达成的忠诚胆识、谋略才智令人难以忘怀。是他为适应全省基础教育事业需要,在省、市委关怀和华中师范学院、黄石一中的支持下,团结党委一班人,率领师生员工在艰苦环境中勇往直前、奋力拼搏,初步建成这所学校;培育大批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扎根全省山区农村基层,不讲条件,踏实肯干,教书育人的中学师资和其他人才;形成艰苦创业、敬业奉献、敢为人先的良好校风,为后继者兴业创新奠定坚实基础。邵达成虽逝世三十多年,但其创校之功不可没。

1973年春,湖北省教育局、华中师范学院和黄石市委三方就华中师范学院撤销大冶分院,另在黄石市区创建师范大专班进行商谈,并达成了会谈《纪要》,其要点如下:华中师范学院撤销大冶分院,人财物撤回武汉,由省、市在黄石市区另办一所新校,定名“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新学校由省、市双重领导,以市领导为主,即办学经费、招生计划分配、办学规模、专业设置等由省教育局安排,党政关系、人事编制、行政管理、初期生源和毕业生分配由黄石市负责;华中师范学院提供湖北省当年计划招收80名工农兵学员等必要的办学条件,包括桌椅床铺和少量图书资料,调进30名干部教师。

黄石市委确定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校址选在黄石一中,拟利用一中富余的人员物资开办大专班。同时市委调派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高燕廉和华中师范学院调出的原副教务长、时任华中师范学院京山分院党总支书记邵达成组成筹建小组着手建校工作。

这年5月中旬,邵达成只身来到黄石,会同高燕廉到黄石市委报到,与分管此项工作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康德研究创办事宜。接着他召开筹建小组会,提出构想,经他授意,我起草了《关于筹建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的报告》,打印后报送省教育局、黄石市委和华中师范学院及相关部门。他返回华中师范学院和华中师范学院京山分院并举家迁往黄石,投入紧张的筹建活动。

到黄石以后,邵达成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组建办事机构,刻制印章,挂牌办公。设立办公室、教务处、图书馆、中文和数学系(当时称教研室)和马列主义教研室,指定负责人,后勤总务同黄石一中联合举办,做出“七月筹建、八月招生、九月开学”的日程安排。组织教师到黄石企事业单位和郊区及大冶农村招生,录取中文、数学两个专业的70多名工农兵学员,学制三年。9月上旬按时开学。

主动向省教育局请示汇报,争取领导支持。他带领我们多次向高教处、计财处和分管的局领导请示汇报工作。计财处及时拨来开办费2.4万元,以后又拨来10万元基建款兴建教工宿舍,此后经费逐年递增。拨款渠道逐步由省拨市财政转批学校到由省教育局直接拨款给学校,缩短拨款时间,避免中间截流。

加强与华中师范学院的联系,密切分院与“总院”的感情。他告诫我们,华中师范学院是我们的总院,我们一刻也离不开华中师范学院的支持,要主动联系,密切感情。尽管华中师范学院领导说,你们是独立学校,我们是兄弟院校的关系,但我们一直称华中师范学院为“总院”。凡是华中师范学院来黄石办事的领导或工作人员,我们都热情招待,迎进送出,要我协办的事尽力完成。建校初期我们往来华中师范学院收获不小。虽然华中师范学院校方没有完全兑现调派两个专业教师数额的承诺,但我们通过个人关系从华中师范学院调来一批骨干教师,如蔡仲淑、曹植福、黄瑞云、熊经裕、黄力、黄善仪、竺培升、贾世忠等,都是创办学院的主要力量和院系室负责人。

依靠黄石市委、市政府是办好分院的可靠保证。邵达成主动争取市委、市政府领导,积极参加市里组织的各项活动,密切与各部门的关系,热情招待各级干部来回访,使分院成为黄石市的有机组成部分。黄石市委密切关注分院建校,调派干部,健全领导班子。1974年春,上级正式任命邵达成为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会议,任命高燕廉为分院党委副书记。随后调入和任命姚达三、张闻化、邵浩为副院长、党委委员,又任命邵达成为分院党委书记。吸收黄石一中党支部书记霍新焕为党委委员,将黄石一中过渡为分院附中。

为了适应全省经济文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加快学校的发展,邵达成审时度势,施用大手笔,增开新专业,扩大办学规模,招收更多学生。继1973年开办中文、数学专业后,1974年开办政治、外语专业,1976年开办物理专业,1977年开办化学专业。成立教科所,如历史研究所、生物研究所,单独建立马列主义教研室。筹建自动控制系,建设校办农场等。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通过全国统考录取大学生,我院招收中文、数学、政治、外语、物理、化学六个专业的本科大学生。在校学生人数850余名,教职工200余名,师生员工超过千人。

1973年—1977年这短短的四五年,一所有一定规模,师范学科专业比较齐备,师资力量比较雄厚,教学管理有序,图书资料、教学设备初步适应的独立师范学院屹立于黄石这座新兴工业城市,此时是我校快速发展的时期之一。

作为一位富有经验的教育家,邵达成十分清楚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对学校生存发展的极端重要性,着力掌管教学工作。任命长期在华中师范学院担任教务处科研科科长的周维道为教务处主任。他说,我们是办大学,要以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学院教学水平相要求,强调指出:“我们的教学计划、规章制度、教学管理、教材资料都按总院办法执行。”他经常听取和研究教学工作,深入课堂听课,开师生座谈会,征求教学和教学管理意见。“文化大革命”期间尽力排除各种政治因素的干扰,维持正常教学秩序。

重视师范性教学,调进教育学教师,组建教育科学研究所,开设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课程,开展基础教育研究,组织毕业生教育实习,加强与中学联系。他对中文系学生提出“熟读三百篇文章,讲一口标准普通话,写一笔规范的粉笔字”的要求,把粉笔放在教室让学生课余练粉笔字。

他认为学校办在地方,必须发挥学校知识特长和学科优势,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1974年秋季,组织数学系师生深入黄石一些厂矿企业推广“优选法”,提高生产效率,受到欢迎。政治系师生在全国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中,分别深入机关、部队、厂矿和宣传文化战线学习宣讲,为市委宣传部培养理论骨干,得到领导赞扬。

通过几年办学实践,逐步形成我们“大学水平、师范特点、地方色彩”的办学理念。当时国家教育部师范司司长、副司长分别来我院视察,认为我们办学思路清晰,成绩可喜。

建校初期,学校底子薄,条件差,百端待举。是等靠要还是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创造条件上?邵达成经过思考,决心走艰苦创业之路,要我找人在办公楼外墙面上,写了两个条幅“发扬延安作风,继承抗大传统”。这个口号,后来成为师生建校的宝贵精神支柱和强大思想动力。

1980年以前,学校兴建的两栋教学楼、三栋学生宿舍楼、四栋教工宿舍楼无一不渗透着师生辛勤劳动的汗水,邵达成总是身先士卒,勇挑重担。1974年冬,学校兴建一栋作为与分院交换楼的一中教学大楼,地基原是一片湖泊草地,被电厂冲炉灰渣填平,而原始地表离冲灰后的地面有三四米,打墙角必须铲除全部淤泥。为节约资金加快进度,党委决定停课一周师生全部挑淤泥。数九寒冬,北风呼啸,行人穿着棉衣棉裤,而师生们却单衣薄衫,汗流浃背,上百斤的担子来回奔路。淤泥愈挖愈深,搭的跑板一两层。年近花甲的邵达成每次都挑上百斤,挖泥的学生不忍心多上,可不上满他就不走。他喜欢喝点酒,每次上工前在家里喝两三杯酒,挑起泥来红光满面,喜笑颜开。在领导带动下,师生们尤其是工农兵学员个个生龙活虎,你追我赶。工地广播不时传来倡议书、表扬稿、歌唱声,一派火热的劳动场面,此情此景也感动了过往行人,使他们纷纷驻足观看。1975年夏天的一个深夜,突然大雨倾盆,堆放在一栋楼房底层的十多吨水泥眼看就要泡汤。深睡中的师生听到广播后穿着背心短裤,起床往仓库跑,扛的扛,背的背,忙乎半夜,水泥得救了,第二天照常上课上班。

艰苦创业,旧貌换新颜,精神得到升华。邵达成组织蔡仲淑和我整理了一份艰苦建校的总结材料报省教育局,引起领导重视,派人前来调查核实,修改成文带走。不久,我们接到省教育局发来的《高校情况通报》,其中刊登了我们的总结,看到省委书记、省革委会主任韩宁夫在材料上的批示,对我们的做法和体会给予肯定,要求全省高校对照检查各自办学的经验和问题整改,师生们倍受鼓舞。

邵达成非常注重教师在学校的特殊作用,这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和根本之一。从筹建开始他就千方百计地吸引具有高校教学和管理经历的知识分子来校工作,一方面督促华中师范学院落实《纪要》配齐教师,从华中师范学院引进各种专业教师,另一方面发动教师干部提供线索寻找“人源”,同时紧紧依靠市委组织部推荐调入黄石的高校教师干部。在“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年代,教师属于“臭老九”,知识不被重视,生活困难得不到解决,精神压抑甚至被“逐臭”。这给我们引进人才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市委在人才引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凡是分院需要的人才,调动手续开绿灯,对其家属子女就业就读提供方便。这一开明政策使我院调进一批来自全国各高校的教师干部。钟伯僻是山东大学物理系教师,爱人余自强是广西师院生物系教师,一南一北相距千里,十七八年不能团聚,我们把他们请到黄石,两人后来分别担任我院物理系、生物系主任。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曹植福有个儿子在新疆乌鲁木齐做建筑工作,因地区气候影响长年生病,希望调往内地,武汉无门,找到邵达成表示愿来黄石分院工作,以照顾名义将孩子调到身边,他满口答应。当时工作跨省调动必须通过省劳动厅,难度很大。分院政治处以照顾老教授名义向劳动局申请,转报省劳动厅,多次往返,几经周折,终于办妥,而曹老先生先期已来校上课,成为我院的三老教授之一(曹植福不久在我院被评为教授)。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黄瑞云爱人一直在湖南农村山区,当时解决家属子女农非、落户城市,其难度是人所共知的。邵达成决心把他们转到分院,做了大量工作,终于将黄瑞云爱人和孩子四个人户口转来,一家人在黄石团聚,而黄瑞云学业有成,成为我院教授、著名作家,担任副院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必须指出的是,黄石市组织部对我院进人不仅手续从简,而且主动将外地调入黄石的高校教师干部分给分院。王念孔是江西大学中文系教师、教研室主任,爱人是黄石一医院医生,爱人进南昌困难,他只好调回黄石。当时几个单位要他,我们并不了解此情况,市委组织部却将他派往我院。王念孔来院后各方面表现优秀,入党提干,先后担任中文系主任、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

邵达成关爱教师是有口皆碑的,凡调进的教师他都要登门看望,对他们的实际困难设法解决,介绍学校现状和前景,密切感情。在他的带动下,相关单位的负责人也主动加强与教师的交流,使新来教师尽快熟悉环境适应工作。他们反映这所学校虽然条件差,环境艰苦,但领导热情,人和气顺,有凝聚力,乐于在此落户安家。

从1973年—1980年这短短七八年,我院从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引进一批教师干部。据我回忆,至少有来自十五个以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二十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人才,他们中大部分人一直在高校工作,或者是曾经在高校工作,有些来自重点大学或名校,教龄多在十几年以上,有些甚至是原校教学科研骨干。数学系主任、第二任院长王士俊来校前是山东大学数学系教师、教研室主任、共产党员。吴澄华教授是留美经济学博士、历史学硕士,中南财大三级教授,来院后坚持教学、著书立说并担任市政协三届副主席,市农工民主党主委、顾问,年近九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毕生的政治追求。

这支相当数量的教师队伍,年富力强,专业知识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有科研能力,学术思想活跃,研究风格各异,追求政治进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是办好我院的宝贵财富和明显优势,为提升我院办学层次,扩大声誉影响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于我院大量吸引人才,组建教师队伍的做法,1977年我曾在《湖北日报》上作过报道。后在邵达成主持下,成立了由蔡仲淑、黄芥田和我组成的写作小组,以“黄石师范学院”为署名单位,在《人民教育》1980年第1期上发表了题为《我们是怎样“聚宝”的》的专题文章,吸引了一些省外同类院校代表前来参观考察。

邵达成在办学中还妥善处理几件具有全局意义的大事,显示他高超的领导艺术水准。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教育部在高校恢复教师职称评定,由于这项工作停止十多年,这次首先是解决遗留问题,重点评定中年教师中的讲师。我们是新校,教师来自四面八方,彼此缺乏了解,中年教师多,人人希望解决,工作难度大。学校成立专班,邵达成亲自抓,指定我经办。教师纷纷提出申请,我们查档案,找证据,个别谈,单位推荐,党委审定申报,送省教育厅资格审查,通过后回市委组织部批准办证,这其中最关键是省教育局对教师的资格审定。

邵达成对教师个人教学科研情况了如指掌,因而定性准确,个别教师来校时间短,担心不被了解而放弃申请,他要我上门动员。他的想法是把握情况,认真填表,力求多上。他亲自带队去省局汇报。我们的认真努力得到省局认可,第一批申报的名单中只一人未通过。另有两名争议对象,经我们说明情况也顺利通过。大批中年教师职称完满解决,稳定了教师队伍。加之省局对办在地市高校的审批有所倾斜,又吸引了一些高校教师愿意来校工作。

1977年以前我们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从生产工作第一线选拔工农兵学员,学制三年,大专层次。恢复高考后我们从考生中录取大学生。但是我们仍然沿用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的校名,学制尚未明确,这势必影响生源的数量和质量。正在这时黄石教育局副局长罗钰润从省教育局带回一则信息,国家教育部在审核“文化大革命”中各省创办的一批高校,条件合格者将批准为本科高校,省教育局在讨论黄石分院的申报问题。他建议我们抓紧准备材料申请。

邵达成得到这则消息是个星期天,事不宜迟,他连夜召开党委会,我被通知参加。会议气氛活跃,大家纷纷提出申请理由。他作会议小结时指出创办独立校名的本科师范学校,是师生员工的共同心愿,几年来艰苦创业为办学创造了基本条件,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提出申请。他说:“明天上午老夏陪同姚院长去省局专题汇报,由老夏主讲,姚院长补充。”我感到责任重大,连夜整理准备,第二天到教育局向高教处处长张叙之、省局主管局长邹时炎作了汇报。

1979年1月,《人民日报》刊登了国务院批准在全国恢复和增设169所普通高等学校的名单,“黄石师范学院”名列其中,接着收到教育部正式文件,师生们欢喜异常,奔走相告。

同年,国家决定高校部分职工调资升级,这是自1956年后二十多年来第一次较大幅度的工资变动。职工长期低工资,人人都盼望升一级,但按规定只有40%的升级面,比评职称的难度更大。

接到省局会议通知,邵达成找我谈话,要我参加会议回来贯彻。我有些犹豫,调资升级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升级的人高兴,没升上的人有怨气,是件得罪人的事;此时我在党委宣传部供职,又兼历史研究所主任,做这项工作名不正言不顺。他说,这是当前党委抓的大事,他亲自管,而我情况熟,便于工作。

调资升级搞了三四个月,日夜奋战,几上几下,三榜定案,最后报市人事局审批。学院在审查各系送审材料时,中文系谈到该系一位老教师条件和贡献够升级,但他的工资在全系最高,为避免教师议论,第一榜暂不公布,放在第二榜。邵达成听后说,这不是调资升级政策,如果你们第一榜不公布,以后敲锣打鼓送上门他也会有意见。邵达成要求各单位对照政策重新申报。既严把政策关,又兼顾各种特殊情况予以照顾,结果在稍有突破指标的前提下(当然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基本上做到了合理调资升级,对未能升级的职工做好说服疏导工作,使这项任务顺利完成,保持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和工作秩序。

“心中装的全是别人,唯独没有自己”,这条崇高的人生格言,在邵达成人生经历中得到充分验证。

邵达成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共产党员,1956年定为行政13级,高干待遇,又是一位学有专长、实践经验丰富的知名教育专家。此前在华中师范学院任职有着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幸福的家庭,年近花甲且身体欠佳,是可以得到照顾或提出给予照顾要求的。但是他顾全大局,服从安排,调来黄石这座中等城市筹建一所新高校,其困难和不适应是可以想象的。那么他是怎样克服困难踏上新的征程呢?

来黄石后,他起初借住在黄石一中一户30平方米左右的平房,后搬进分院新建的第一栋教工宿舍楼,住房大约50平方米。学校为改善教工居住条件,先后兴建四栋教工宿舍楼,有些教师换了两三次新房,可他一次也未换,生活以低标准要求。建校初期学校没有交通工具,外出办公开会他步行或挤公共汽车,出差武汉就搭火车、坐轮船。后来学校买了一辆牌号“259”的旧吉普车,出行难问题初步解决,不过是几位院领导共用。1980年调资升级中有条规定,行政13级以上干部一般不升级。但是同志们认可他建校有功、贡献大,提出以党委名义向市委打报告,申请升一级,他谢绝大家好意不让打报告,可是对职工升级调资却十分认真。

从建校到调离的十二年中,他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很多,可我们从来没有听到他叫一次难,他总是冷静思考,从容应对,妥善解决,成为大家增强信心,克服困难的榜样。

学校干部来自四面八方,彼此缺乏了解,他却通过观察考验,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注意发挥每位干部的积极性。在他的组织协调下,部门之间、机关与基层之间、干部之间各司其职,团结协作,没有尔虞我诈、互相扯皮的现象。即使工作中出现分歧,只要说是邵书记的意见,分歧很快消除。这是他崇高威望所致。因此在建院初期,学校形成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建设分院的团结和谐共进的生动局面。

邵达成待人谦和,注意行为礼节,和大家相处融洽。他既是领导、长者、严师,又是同志、朋友、兄弟,与大家亲密无间。我们多次出差武汉,在华中师范学院招待所他和我们同住四人间,一起到教工食堂就餐,吃普通饭菜。有时高兴上一瓶白酒都是他出钱,酒还要留一些送给食堂工人。一次同去的人多,酒喝完了,结账后他叫我再买一瓶,专门送给炊事员表示酬谢。又有一次他、黄华东和我在外面办事,顺利高兴,他提议去“大中华”吃武昌鱼,随后拿10元钱买单,这在当时是个大数字,吃完后我们高高兴兴往回赶。

工作中他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劳动时专拣重活干。1975年春终于病倒,咳嗽吐血,他却瞒着大家。一次谈工作时我发现他咯血,很着急,他不让告诉别人,我认为病情严重就向其他领导反映。党委决定让他停止工作住院检查治疗,市委领导得知后也很重视,前往探视,要求党委及时汇报他的病情和诊断情况,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

听到邵书记病重住院的消息,师生员工络绎不绝地前往慰问,其中中文系一位中年男教师在病床前看到邵书记昏迷沉睡的病态时竟失声痛哭:“邵书记,您的身体是办学累垮的呀!您不要这样不要命地干啊!”同来的人无不流下感激与忧虑的泪水。

大病刚愈,适逢省教育局通知在应城召开全省高教会,时任省委书记韩宁夫将在会上作指示,要求主要负责人参加。这是我院创建以来首次出席这样高级别的会议。邵达成要参加,党委认为他需要在家继续治疗,建议其他领导出席,他认为会议重要,他能坚持。后来党委同意他去,派我专门照顾。可是报到填表时,他却把我填为出席会议的代表,分配住房时他是领导房间,两人不住在一起,无法照顾,他对我说:“我的病基本上好了,不要照顾,你集中精力开好会,回去后我们好贯彻会议精神。”

1980年以后的一次,我陪他一起乘车去武汉,返回黄石的途中,他深情地说:“我已经活到六十多岁,在我们家族中我算是长寿老人,我们家先辈多在五十多岁就辞世了,家里子女都成家立业,没有什么牵挂。现在我经常想的就是怎样把我们的学校办好。”我静静地听着,良久,我说:“邵书记,吉人自有天相。你会健康长寿,事业有成的。”

在我的人生旅途和工作经历中,有幸遇上这样一位好领导,在他的安排下,我们共事达十一年(1973—1984年),他的言谈举止,接人待物,我耳濡目染,亲身体验,深受教育与启迪,终身受益。这使我在湖北师范大学从筹建到退休的二十三年中,忠于职守,尽心尽力,未曾敢有一丝苟且。退休后我仍不忘关心学校改革与发展,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活跃在老年战线上。衷心祝愿我们学校繁荣昌盛,办好办强。

附录

1973年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创建人员名单:

邵达成、高燕廉、欧阳德威、蔡伯铭、安镇、吕亚东、高选仁、高书仁、项郁才、汪晚香、林植汉、陈国平(暂未到任)、王玉彪、洪伯阳、李民强、李必祥、邹传发、梁晏平、林国奎、李荣汇、徐云望、周维道、潘正全、黄华东、任焕荣、王定娜、阮国华、夏金霹、刘构堂、戴平(原黄石一中校办工厂会计,借调管财务)。人们戏称上述人员为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的二十八个半建校元老。